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大建筑师 > 正文 第555章 草案(新书《诸天从村长开始》已发)
    燕尾脊、大厝这样的建筑形式,在其他地方也有较为相似的,而土楼却是海东省独有的建筑形态,标示性非常强。
    土楼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坞堡,随着宋元时期北方居民南迁流传到了海东省。
    到了明代中后期,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
    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
    从建筑形式上而言,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有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
    但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建筑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红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