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着横过马路。
他在一个卖玉器的摊贩前停下,随意拿起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
“老板这玉佩怎么卖?”他出声问价。
坐在板凳上的瞌睡的摊主,被叫醒,看都没看玉佩,揉着眼睛道:“老板好眼力,这个玉佩不简单啊,是我从乡下收的,据说是当年李莲英的陪葬物,您上眼,最少这个数。”
摊主比了一个三。
“三十块?有点贵啊!”李康皱眉道。
老板闻言气乐了,直接夺过玉佩,烦躁的说:“不买别瞎凑热闹,打扰老子休息。”
“吃瘪了吧?”随后而来的苏紫夏戏虐道。
“玻璃,我那都三十一斤,这老板好歹用树脂的也行啊。”李康倒是没恼,古董圈的规矩他晓得。
交易前,双方你情我愿,全看眼力见,谈好价格后,买定离手,是亏是赚,自负盈亏,哪怕你花一个亿,买了个假货。
也是自己眼力不济,行话叫“打眼。”
“兄弟,看破不说破,砸买卖了,可就是仇家了。”摊主摇头晃脑的警告着。
“老板这钱币怎么卖?”李康瞅了一眼堆叠在盘子里的铜钱。
“一百块钱五个,这个可没假货。”摊主没好气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