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从山里出来。
一桶桶的胶液白白的,好像牛奶。
胶液是橡胶树上割出来的,用来制造天然乳胶,还有其他的一些胶制品。
大唐农场有好几个山头都种着橡胶,高高大大的橡胶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树龄,每天都能出不少橡胶液。
每天早上大概四点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固定的工人上山割胶,每棵橡胶树上都会用铁丝绑定一个白色的小瓦碗,用来装橡胶液。
工人背着工具上山,在树上割一个长口字,橡胶液流出来,然后落在小瓦碗上。割完一个山头,然后开始收胶,把每棵橡胶树小瓦碗里的橡胶液倒入水桶。
背回家,还要制成简单的橡胶片,然后有人来收购。
相对割胶、收胶,制胶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从割胶到出售半成品的橡胶片,需要的时间最少十多天,这还是太阳好的时候。太阳不好的时候,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也是冬天不割胶的原因。
不仅仅因为橡胶树需要休养生息,冬天的阳光也不适合晒胶。
“通叔,收胶回来了?我家今天做艾团,一会过去尝尝吧。我做的。”
陈白羽愉快的和通叔还有其他的割胶人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