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投资。他更希望能充分准备,等到下一届再参与……那个时候走的也不是直荐名额了,压力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直荐名额虽然方便,但免不了会受更多关注。要是发挥不佳,不仅是自己跌份,也堕了方老先生的威名,更显得辜负期望。要自己竞争来的名额,就算表现低落,也只能说明其他参与者更技不如人么。
陈师兄的选择也是可以预见的。
“这是其一,”方老先生说完,“其二。我并不觉得你比小陈差在哪里。从一开始,我就更加属意你。”
“薛慈,你是我最得意的弟子。”方老先生这么说的时候,眉梢微微扬起,是少见的“喜而外露”的神色。从收下薛慈开始,他便时常如此骄傲,比他年轻时更气盛。
薛慈的确值得他骄傲。
年少时跟随他摘获大堆奖项,功绩煊赫,参与数次芯片研究辩论赛,推进原理改革。在解决能源损耗问题上的项目研究,远超数国水平。作为他的弟子,薛慈在国际上署名为“Ci”,其实已有不少项成果,成名已久,比国内的名气要大得多,只是没人将“Ci”和“薛慈”对应上而已。而这次方老其实已打定主意,是时候将这层身份公开,为薛慈确立一下实际层面上的人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