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是徐家岗。午后,阳光正好,村里务农的妇人得了空,搬了凳子在门前的场子上闲聊。
妇人围作一团,磕着瓜子话家常,说一说东家长,聊一聊西家短。
“桂珍家那闺女昨天许了人家。”
说话的吴家寨村长的夫人,她爱做媒,十里八村都管她叫肖娘。
肖娘旁边的妇人问:“许给谁了?”
妇人是隔壁徐家岗的人,姓许,在家排行老五,大名艳娇,小名五妹。
肖娘抓了一把花生,边剥着壳说:“街上卖电器的老五家。”
老五家有个儿子,二十好几了。
许五妹一听,不大乐意了:“前阵子我表嫂托人去了桂珍家说亲,桂珍还说她闺女才十七,要再留两年,怎么后脚就把闺女许人了?”
一旁织毛衣的妇人搭腔:“老五家就一个儿子,县里和市里都买了房,街上还有两个店面,镇里不知道多少人家想跟老五结亲。”妇人是肖娘的妯娌,她笑说,“别说十七了,十五桂珍都答应。”
这乡镇里,说亲最看重的就是条件。
许五妹语气不免有几分酸了:“前阵子不是还说桂珍闺女看上了街尾那个收快递的吗?”
街尾收快递的,是后头竹峦戎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