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台下便是一阵善意调侃的笑声,觉得是大导的眼光高不可攀。柯屿还不算顶尖?不算顶尖,又怎么会令麦安言在街上拉着他,让一个本该平庸走过一生的高中英语老师成为了娱乐圈家喻户晓的明星?
栗山又说,「我第一眼看见他就是在摄像机后面,……他的那种氛围感,透过取景框捕捉、浓缩又放大,既难以去追溯解读,也让人难以拒绝。」
台下的文化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他老谋深算的先抑后扬。漂亮不算什么的,娱乐圈的皮囊都又新鲜又靓丽,但氛围感不可复制。大导在乎皮囊骨相,但更在乎一个人站着、坐着、行走着,那令“他”成之为“他”难以复刻的东西。
栗山的这句话成为了柯屿的标签,从此以后,凡提柯屿,其后必跟随着这句话,他演技的呆板、拙劣、浮夸,他营业上的敷衍、漫不经心、高冷,都理所当然地缩在了“氛围感”这面盾牌之后。
记者握紧了话筒,“你好像比栗山老师还要笃定。”
商陆坐在单人扶手沙发上,姿态松弛,但神情自始至终有一股淡漠的认真。他掀眸与记者对视,记者下意识地便吞咽了一瞬,接着便听到导演沉稳而漫不经心地说:“我很尊敬栗山老师,不过,柯老师的天赋并不在于氛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