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漂亮。
原本杨如欣是说请了他写对联,但是老夫子说几个孩子们都有进步,让他们自己写了挂了更好。
杨如欣自然支持,所以,早饭之后就让人在门房里摆好了文房四宝。
几个小的里,周晓的字是最好的,用褚安的话说,已经有了风骨了。
杨如欣对书法不是太懂,看不出什么风骨来,只是觉得这小子写字的时候动作挺帅的,其次就是小峰,不过他年纪小,手臂的力量还差一些,所以,看上去就弱了许多。
而村里的人们以前都是买对联的,去年学堂开课之后,夫子们帮着写的,今年自然也不例外,都跑来杨家求对联了。
其实村里还有个举人老爷,但是完全可以去跟关青书求字,可是大家不约而同的将那位关解元给遗忘了,就更别说杨如松了。
褚安一点也不意外,也不烦,还让人加了桌子笔墨,让家里有学童的都去将孩子叫来,自家的对联自己写。
这下就更热闹了,几乎全村的人都跑了过来。
三叔祖和四叔公也被人搀扶着过来了,俩老头一个九十了一个八十了,不说在村子里,就是整个镇上整个百花县,那也是长寿的,毕竟这个时代可是“人活七十古来稀”,一般老人的寿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