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驳回,郑娘子又加了一句:“小女报选的是公主的读经女官。公主出嫁生子即是外姓人,子孙即是外臣。”
她觉得姬娘子的长处,一定要现学现卖。
殿中一时寂静。四位女试官互相看了一眼。那怕是方老内人和韩尚功也觉得她第二个典故讲得极为顺耳。绝无驳回去的道理。
姬娘子这时终于明白,不要脸的商家女根本不是在和她交相问难,而是在公然拍马屁。她要驳了郑娘子就得罪了所以女试官们。
更何况这典故听着不像是胡编的,而她却没有见过无从问起。只能沉默。
女书生太老实了!傅九在窗外都是如此叹着。
她们都不出声了,在韩夫人之下的郭掌司终于开了口,老妇人一头银发,面目便慈祥,向郑归音笑道:“可说是
傅识广闻。这典故从哪本书看来的?”
“回夫人,是一本地方志。缺了一半。恰好记载了唐太宗出行之事。”她暗暗得意拍中了女官们马屁。又让姬娘子驳无可驳。
“是家中藏书?”
“是的。小女从小好读些史故旧事。家中父亲和兄弟们时时为小女买残书。小女在历代典章上不及姬娘子——小女只知道本朝内廷制学自唐朝。”她看了姬娘子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