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迎驾,还是让儿孙媳妇们到正殿来排班,大皇子妃来了,如何迎接还请老夫人快些拿个章程?”
老夫人们见的世面多了,老成的只问:“你父亲和各房的叔伯们怎么说?”
“父亲他们也都没主意。以往都有寿安伯,理国公他们作主,这一回他们不出声了。隆仪伯又……”没好说长辈们里确实有骂隆仪伯的,“他有公事在身,推托不肯拿主意。祖母,咱们家的男人们都是按品级在正殿排班了,女眷们如何还请老夫人示下。”
女眷们也作了难,各院子里丫头、婆子互相飞跑着送消息,如今理国公老夫人等几位老长辈忙着哭又说罪臣之家不敢作主。没有了主心骨,事急起来只有平常相好的几家可以互相商量,立时就有三四家女眷里的没有老成人,糊涂老太太或是年轻媳妇一拍大腿就决定全家一起去正殿迎王妃凤驾。
或者又是前面男人想争脸,催着家里母亲老婆儿媳妇赶紧来前头不要缩在院子里,王妃看不到咱们,怀疑咱们家通敌怎么办?。
消息一传,老成人想留在院门门口等皇子妃宣召,不要去正殿乱撞也不成了。
别人去了,就不能不跟着去。
只有他傅大人和女眷们走了个反的。
“郑娘子还在青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