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几案上没有再理的选女册,张妃坐下,微笑,挽迟内人终于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看看外面无人才轻声笑着:“娘娘,郑娘子打点了洪老爹罢。这个岔子打得好。陛下呆会就不记得了。”
“……陛下怎么会不记得?陛下要用郑锦文,自然懒得理她了。”张妃摇头,手取了名册,看着郑归音的名字也不多言,提笔就写上了评语:敏而慧三字。这三字,挽迟再是不服气也没出声,张妃却持笔沉吟:“再添一句顺而柔——似乎太过了些?”
郑二娘子那混帐,哪一点配得上柔顺二字?挽迟内人连忙劝了:“娘娘虽然是事事尽她,但她毕竟是德寿宫选女不是太和宫选女,还有太后在。娘娘这样提前就给评语,太后见了——”
张妃笑而瞟眼,内人一怔又同情起了郑娘子,这不就是故意要试探太后。
“本宫正想知道太后对立中宫皇后的心意如何。本宫难道不如一个谢苏芳?”张妃放笔,起身在宫殿上沉思,心中话只与陪嫁进宫的心腹女官挽迟稍说一二,“郑氏一家是本宫的人……太后给她些许恩典就是给本宫体面……”挽迟深以为然:“娘娘说得是。”
张妃到底回座,提笔在册上提前就写上了给郑氏女的评语:
敏且慧,顺而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