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如此神通广大,连一向最为神秘的《戏说山海》的作者都能挖来,周掌柜差点热泪盈眶,办事也更加尽心尽力。
    很快,新书甫一摆在书斋门口,便再次掀起了京中话本的风潮,且比之前更为势大——无他,只是因为《戏说山海》的
    第一部 本就十分具有热度,哪怕仅有作者的名头,也会有人特意前来买账,当然会比《甘泽谣》更受欢迎。
    而同样,在接连两本书籍的带动下,《折桂题抄》也依然在稳步发展。只要走近书院,甚至是国子监,一定能够看到有人正拿着最新一期的题刊研究,或是诵读背记,或是奋笔疾书,一派好学景象。
    就连国子监的祭酒大人也曾看过上面的文章,还不禁发出感慨——
    “真堪为‘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这句赞叹传扬出去后,便有更多的读书人心生好奇,前来顺安书斋购买题抄,然后一个接一个地为其中篇篇佳作的文采而拜服。
    因此,不论是正经的科考辅导书,还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话本闲书,全都尽数大卖。作为投资商的裕王在看到甜头后,则更加大方,一口气从江南抽调了不少板印工匠入京,非常有效地缓解了顺安书斋如今供不应求的压力,进帐也愈发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