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的知青,有两个接近三百分的,还有希望上大专,剩下的只能备战来年。夏菊花却不咋看好他们——很快大返城政策一出,知青们将回到自己的家乡,面临着找工作糊口的问题,能看书的时间,估计还不如在平安庄的时间长。
没时间看书,还得操心工作以及与家人相处的问题,考上大学的机率会更小。
夏菊花自然没时间同情他们,现在她每天的时间,都用在与薛工程师调试生产线上。人家薛工程师真是个人才,哪怕夏菊花对生产线的描述十分模糊,提到的参照也相差甚远,可他硬生生把生产线拼凑出来不说,还由粉条厂现用的半自动生产线,无限接近于全自动生产。
也是因为生产线近乎全自动生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粉条厂提高了不少。亏得自平安庄生产队兴起的识字班,这些年一直没停,大队有心要识字的青年小伙子们,很能挑出几个参加培训的。
有了骨干,再让人死记硬背下操作流程,就不是啥难事儿了,薛工程师这一次的培训任务,反而比粉条厂时轻了不少。
“婶子,你觉得这个脱水机用着咋样?”薛技术员的关注重点,放在脱水机上——夏菊花说了,方便面的口味能不能丰富,全在这台机器上呢。为此他可没少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