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到他们上唐村的。
    陈大友按辈分算还是陈二妮的堂伯父,陈二妮小时候家里穷,后来又有了弟弟,她家养不起三个孩子,就把她过继给了没孩子的堂伯陈大友夫妇,后来陈大友老婆死了,养女也嫁到了上唐村,按理说这辈子也算圆满了。
    谁知他就闹起来了,说自己一个孤寡老人,留在陈大郢没人照应,女儿白养了。闹死闹活非要搬到上唐村来和女儿住,陈二妮的男人当时还没死呢,花了大价钱娶了个媳妇,他就没想过还要再养个老丈人,自然不肯让陈大友住到自己家来。
    但这事儿怎么说呢,按照老一辈的说法,陈大友一个孤寡老人,只有一个养女,就相当于绝后了,村里的老人提起这事儿都忍不住唏嘘同情,老支书也是心软,从中调解了几次,最后约定双方各退一步,陈大友把自己原先的宅基地和老房子卖了,重新在上唐村买了个没人要的老宅子,这样离养女近一点,方便照顾,也不会因为住在一起闹矛盾。
    老支书一直以为这件事情是他村支书履历里值得一提的一笔,因为赡养老人在农村绝对是评价一个村村风好坏的重要指标,陈大友能被上唐村这么快接纳,也是因为有老支书一直在照应着,甚至还给他申请了低保!
    万万没想到,他对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