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卖笋干,才好心联系收购商上门收购笋干的,谁叫你们把次品都掺进去啦?现在卖不出去知道找村里要钱了?那钱都是收购商的,他们不给,村里有什么办法?
    村民可不管村里有什么苦衷,他们咬死了一点:唐明义当初鼓励他们把笋干送到收购点的时候,可没说去年的陈笋干还有笋衣都是不要的,现在卖不出去了,却来跟他们扯什么品质不好?
    “你要是早跟我们说要今年的新笋干不就好了?”村民们还觉得自己委屈呢。
    “谁家收笋干会收去年的陈笋干?都长虫子了,你们自己都不吃,还要卖给别人吃?”唐明义气得差点晕过去。
    只可惜,村民们咬死了是村里没有提前跟他们说好规矩,还拿唐新岚那个作坊的收购标准来说事儿——
    “你要是跟唐新岚家一样,在收购点立个牌子,跟咱们说好了要收什么规格的笋干,那不就什么事儿都没了?”几个刁钻的村民坐在收购点门口不肯走,坚决要村里赔偿他们的损失。
    要知道,当年新上市的笋干,过了这个季节就没有商贩下乡收购了,他们要卖,就只能自己拿到店里去,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收——大一点的店都是笋干上市后成批量采购的,不可能零散收购,这样也不利于品质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