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班,偌大的室内只有她一个人。世界变得好安静,仿佛时间也静止了,只有乐曲优美的旋律悠悠流转。
苏晓弹奏的曲子正是秦复写的那首《1985》。《1985》并不是乐曲本来的名字,而是苏晓根据乐谱页眉上那行疑似日期的“1985.6.8”取的小名。秦复觉得挺有意思,干脆把它作为乐曲的正式名字。当然,他并没有说这行数字是指一九八五年六月八日,更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是那个日子。苏晓并不问他。
苏晓很喜欢这首曲子。F小调的旋律,起伏快慢恰到好处。正如孔子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的,真正美好的深情往往不是轰轰烈烈地随意抛洒。它总是有分寸,适时适度地流露。
苏晓无法弹奏出秦复在乐曲中倾注的情感。除了技巧上无法逾越的差距,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无从得知这乐曲背后的故事。秦复显然没有讲故事的打算,至少目前没有。所以无论如何练习,她与乐曲之间总是隔着一道无形的屏障,就像她与秦复之间总是迷雾重重……
一曲未终,秦复打来电话。
“晓晓,秦涛回来了,一会就到我这边。”
苏晓仍是意外的,她问:“他是提前回来了?”
“是啊,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