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说抒情又很没打动人的点。刚才听下来我对这个录音试样,我竟然对这首试样大概讲述了什么内容、是大概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下不了任何的定义。而且听完了后面的几首小样,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首歌有些什么东西了,缺乏记忆点。”苏茵一个又一个地分析着对第三个创作人试样的评价。
“你能说的出来刚才那首歌的记忆点吗?”
“第一次听,你觉得普通观众能记得住核心旋律吗?”
苏茵虽然不是专业作曲出身,自身也是懂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而且,她的评判标准更多不是从作曲本身的专业来看,而是从一个普通观众和艺人背后的推手来看待这些作品。
高质量的作品,她自然也想要,但是更要考虑的是歌曲和演唱者的适配性和胜任度。然后是可能的流行度。
苏茵最后的两个连着发问,让负责人也有些难以回答。将情绪冷静下来,思索了一下苏茵刚才的两种说法,确实是有着一定的道理。这也可能是他近几年创作的歌曲都鲜少大红大紫的一个原因。
可如果不用他们的歌,再想去邀约其实质量高又符合他们组合成员的歌也很困难,还会得罪到这三人。更何况还是一次性拒绝三个!这个事情万一被创作者的圈子里知道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