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阻尼系数。
    90分钟。程迟音心里迅速规划下时间,开始按要求做起实验。
    做着做着她就感觉不太对劲,要求测量的数据量似乎多的有点不合理。
    考卷上实验要求一栏指出需要将数据测量到特定的精度。可要想达到这样程度的精度,必须耐下心记录,用一定数量的单摆周期得到所需要精度的数据。
    这个要求做下来其实并不复杂,步骤到位做记录就行。
    但问题在于,它很耗费时间,且这种耗费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偏偏试卷上要求填写的数据量还极其庞大。
    争分夺秒做着实验记录数据,程迟音认为她没有浪费任何一分钟时间,也没有出现任何操作失误。
    但时间不够用。
    她得出结论:光是测量数据所耗费的时间就已经超出考试时间。
    显然,这个题目设计得极其不合理。
    但空着就没有分。不难想象,会有很多时间不够做不完实验的考生会选择编造数据填上去。
    程迟音皱眉,决定90分钟做到哪儿是哪儿,做不完实验就算了,空着没分就没分了。
    编造数据这种事,往小了说不过是应付考试,往大了说,足以埋下学术不端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