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的城市,虽然潮湿多雨,但是地下主要是花岗岩层,无法提供稳定充足的地下水,而且地域狭小,无法大量积储雨水,靠储蓄雨水为主的全港十五个水塘,在战后庞大的人口激增数据面前,供水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香港人的用水需求,只要当年雨水稍稍不足,马上就塘干见底,逼的香港殖民政府无奈只好限制供水。
所以去年,也就是1950年,香港殖民政府水务署不得已架设一条独立的海水(咸水)管道,来满足港岛住宅区居民用来冲马桶之用,避免浪费淡水资源,并且征收咸水水费补贴淡水开支,再加上今年雨水很少,水塘储水量不足,所以每日淡水限制供水的时间已经从去年的日供水十二小时降为九个小时。
并不是说日供水十二小时就是大家能痛快的拧开家中水喉,使用汹涌喷出的自来水,1950年的香港自来水水压非常低,按照此时宋天耀一家居住的四层广式骑楼而言,一楼的流水量最大,如果全港居民同时拧开家中水喉,大概十几分钟就能灌满一桶,而二楼,在相同状态下,大概就需要大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才能接满一桶水,三楼接满一桶水就要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多,至于四楼,就好像屋檐处的雨滴一样,勉强能淌出水,都已经算是走运,如果有人倒霉租住在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