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似乎随着漫漫长夜过去之后,香港不止苏醒过来,甚至对某些识文断字的人而言,看到手里的各种小报新闻时,已经是沸腾。
“《教孝说忠:百年洪门不倒,卅位义士常在。》”
“《香港爱国义士大马赴难!》”
“《从大马事件谈起:和安乐起源。》”
大大小小十几份今天发行的中文报纸,几乎不约而同谈论起了往常他们避之如虎的江湖字头,而且这个江湖字头就是前晚在西环卷入大规模械斗,香港人口中常常用水房二字称呼的和字头社团,安乐堂。
也是在这些报纸上,人们知道原来和安乐的江湖人居然不远千里跑去大马偷运橡胶树种,而且还被大马那边的军警抓个正着,全部被就地枪决。
这些报纸上的评论,新闻,都对和安乐死掉的那些江湖人大加赞赏,那些往日欺男霸女的人物,在他们笔下俨然成为为国奔走的草莽英豪。
不过这些赞美,让早上去茶楼饮早茶的普通人颇为不屑,很是有一些脾气暴躁者,气到把报纸撕碎抛掉:
“蒲你阿姆!爱国义士?摆明墙头草来的!当初日本人来打香港,就是水房投靠的最快!帮日本人建慰安所,强拉妇女!现在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