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什么缘故,一直在门口逗留,未曾进府里来。”老嬷嬷扶着她起身,斟酌着开口道。
老夫人冷笑一声,道:“这就得问崔氏了。”
崔氏是个什么样儿的人,她心里可是一清二楚。当年,她与崔家老夫人是手帕交,有意将崔家女儿娶回来做儿媳妇。但经多番打听,得知崔氏被养得太过小家子气,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给儿子定了杨家女。可偏偏她那前儿媳是个福薄的,生下四丫头就撒手人寰。本欲等孝期过后再给儿子纳新妇,没想到儿子醉酒误事,与崔氏有了首尾。无奈之下,只得把人娶了回来。
崔氏是怀着身孕进门的,这一点让老夫人很是不喜。可崔氏命好,第一胎就诞下了健康的男婴,颇得老国公爷的喜爱,从小就带在身边教养,崔氏母凭子贵,渐渐地在府里站稳了脚跟。第二年,她再诞下一女,便是六姑娘瑗姐儿。瑗姐儿出生那日,红霞满天,大伙儿都说她命道极好。可月子里,却啼哭不止,看了无数大夫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得请了高僧进府,而后就有了四丫头被送出府的事儿。
回忆起往事,老夫人不禁懊悔的直念佛号。“当年,若非我被蒙蔽了双眼,四丫头也不至于流落在外、孤苦无依……”
“老太太切莫自责,您也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