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些建议,让他们少走点弯路呢?
    第193章 回国之无问西东(8)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实汉字简化运动已经搞了几十年,只是一直没成气候。
    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汉字简化运动的发展。直到1935年,简化汉字运动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上海文化教育出版界形成了手头字运动,由一群大师牵头,推行了第一批300个简体字。同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打算推行324个简体字,只是可惜后续因为战乱,未能按照原计划推行。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工作重新被提上了议程,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邀请了全中国最权威的汉语言大师编写新中国第一批简体字,吴松孺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
    乐景望着挂在吴教授客厅墙壁上的一幅幅汉字,每一个字都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比如“閻,阎,闫”、“菑,災,灾”、“凰,皇”、“餐,喰,歺”等等,其中有很多汉字的简化版本并没有流传后世,应该是被淘汰了。
    吴松孺兴致勃勃问道:“你觉得我简化的字怎么样?”
    乐景迟疑了一下,吴松孺立刻摆了摆手,鼓励道:“有什么建议你就尽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