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出的坚硬铿锵。
瞬间,碧空如洗的天际,飘走了温和的白云,露出了炽热的烈阳。
连君安的演奏,在本该温柔的地方,升起尖锐的刀枪。
在本该沉寂的地方,落出魔鬼的颤抖。
钟应站在台下,听着自己作曲的音乐,变成了钢琴清脆流畅的琴键,却差点找不到应该在钢琴上出现的乐思。
因为他的琴声里没有感情。
流畅的旋律演奏出来的不是演奏者对死难者的怀念,不是对未来和平的展望,不是战火之中苦难人民同舟共济并肩前行的伟大。
而是技巧。
无论是超高难度的颤音,还是他擅自炫技加入的三整音这样魔鬼的音程,都让钟应感到诧异和抗拒。
钟应不懂得什么深奥的乐理,他只觉得,连君安弹奏的曲子非常陌生。
如果说厉劲秋一直强调自己钢琴很烂,那么在钟应听来,连君安甚至不如厉劲秋。
全场都震撼于连君浩独特的演奏技巧之中。
评委们的耳朵,经历了另外一种独特的《同舟共济》,在更为强烈的战争里,饱受摧残和折磨。
连君安的技巧,无疑是最好的。
他绷直了小臂,沉浸在疯狂的演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