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阐述这套复制品的创作原理。
威纳德脑海里仿佛装着全部的研究资料,对编钟数据信手拈来。
他虽然不懂中国古典的五音,但是将一套编钟的音阶频率,用数学的方式算得清清楚楚。
钟应敲响的是乐曲,教授敲响的是自然科学。
他沉浸在自己久违的授课之中,赞许着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独特的青铜乐器祭祀文化的传承。
他说着还一时兴起的提问:“既然你会敲编钟,那你就应该知道,我们耳朵所能欣赏的频率,都会以一种奇妙的比例排列,否则,再多的音律都是噪音。”
“孩子,告诉我,面前这套编钟,是采用了怎么样的音律?”
老人脸上尽是激动和兴奋,他显然知道答案,可他更想知道钟应的答案。
钟应没见过如此痴迷编钟的外国人,他笑着接过递来的钟槌,仿佛接下了一项老师对学生的考核。
敲响过两首乐曲,钟应已经将面前每一件编钟的声音熟记于心。
他没有急于敲响钟体,而是缓缓回答道:
“按照古希腊的五度相生律的规则,编钟与编钟之间的音,完美符合了三分之一的比率,充满了几何学的思考。”
可他勾起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