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应在这些期望中成长,自然会考虑得更多。
他给爷爷点燃一炷清香,说道:“我从小学了遗音雅社的全部乐器,是为了方便跟随师父,去那些收藏家面前、或者拍卖行现场鉴定乐器是不是真品。”
遗音雅社乐器制作于唐代,留下的文字研究资料繁多。
但是,终归要依靠演奏者,亲自拂过琴弦、敲出声响,与记载的千古遗音仔细比对,才能够判定真伪。
“但是,真正重奏汉乐府,我一个人怎么能行?”
琴馆安静的巨幅黑白照片,成为了重奏《千年乐府》最好的参照。
钟应说:“师父擅长七弦,十弦雅韵只能我来弹奏。即使我能像冯先生一样,同时敲响编钟,也需要两位琵琶演奏者,才能奏响《木兰辞》的雌雄之音。”
“还有二胡、还有筑琴。”
他眼睛里见到的不止是一段深埋历史的岁月,还有先生们寄托在乐器上的希望。
“如果能找到这个小女孩就好了。”
钟应眼睛放光,仿佛见到了绝佳的同伴,“她一定是代替冯先生,最好的二胡演奏者。”
厉劲秋凝视黑白照片,看着言笑晏晏的音乐家,听着钟应的讲述,心中升起了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