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生熠声音顿时扬起来,“我不伤心呀。可我弹奏它,就想掉眼泪。”
钟应听着她直白的讲述着古琴带来的痛苦,却沉默的勾了勾弦。
铮铮琴弦,利落铿锵。
古往今来, 琴抒其志,琴奏其心,弹奏的人处于什么状态, 指尖的琴弦就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伤心的不是弹奏古琴的连生熠, 而是她压抑的灵魂, 在借着琴弦低声啜泣。
然而, 钟应浅淡笑了笑, 为连生熠找到了最好的借口。
“也许是这张琴的弦音太低沉了。”
他修长手指抚抹剔挑,按弦奏出一段凝重悲痛的旋律,“所以,它正适合杜甫晚年的诗句。”
话语间,流畅低沉的琴弦,回荡在隔音良好的音乐房。
连生熠那一丝丝的困惑,随着钟应的琴声,变成了一句句诗词。
国破山河在,物是人非事事休。
她期待的《春望》,正该是古琴深沉、哀婉的调子,也该是钟应缓挑琴弦、急勾中指的姿势。
连生熠神色惊喜,伸手拿起了朝露。
无须钟应停下等待,更不需要喊出“1、2、3”的节奏,她立刻就能接上旋律,为这曲《春望》送入草木春深的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