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现在全部希望也放在这,只说:“拜托你了。”
    又说几句别的,赵秀云才马不停蹄去郑家。
    郑母倒不是没见过世面,但这十来年大家都挣死工资,别说万,那真是谁能捐个一块钱都算多的了,况且这个头一开,后头肯定还有人跟上。
    为什么原来乡绅都爱修桥铺路啊?名声是第一要紧。
    她是算惯账的,只知道这回下来,最少一两千个孩子能有学上。
    对她来说就没有比这个更要紧的,一咬牙说:“就这么办,你马上把稿子写出来。”
    不掺和,她也得掺和了。
    拿笔向来是赵秀云的拿手事,赶得及最亲一期出刊,标题就是《女个体户心系失学儿童,倾家荡产献爱心》。
    满大街大家光听说谁成万元户,可没见过真的啊,这回王梅是出大名,对她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连市委领导都很重视,本来个体户的事情,就比较难拿捏,首都发来的文件是“允许个体经济有有限范围内存在”,可这有限又要怎么限,各地的政策都不一样,执行标准不同意,哪怕是市里也是一会松一会驰。
    但不管怎么样,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啊。
    这是条好路子,对心系社会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