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孩穿的红肚兜,便条上说,她给外孙子做,顺手给小福娃也来了一条,天热了孩子在家里穿着凉块。
总之,身在异乡的毛线,第一次感受到了邻居们的热情,有关她的那些流言蜚语慢慢地也不攻自破了。
毛线知道,这些都是邻居们的功劳,因为她不曾向任何人解释过什么。
她只是礼尚往来,隔三岔五地也给人家门口放点东西,比如三楼家孩子要高考了,她给人找了天津几所高校的预测卷,比如二楼家阿姨的老父亲老寒腿,家里常年不得见风,毛线找尼雅讨了几个中药包,嘱咐人家热敷……
慢慢地,每家门口都放了一个整理箱,用来存放相互的赠予,而她家书涵,毛球和皮蛋都成了整个单元的团宠。
毛线常常想起贾如带着她吃路边摊的情景,她始终觉得那个傍晚很值得回味。
她出入越来越随意,下楼扔垃圾时不会再特意换身衣服,穿高跟鞋。她穿居家的衣物,穿平底的旧球鞋;她也学会了去旁边的菜市场挑选新鲜水灵的蔬果……
总之,她卸下了伪装,彻底的融入了琐碎和平凡,扎扎实实地感受生活的气息,灵动的,鲜活的,热气腾腾的!
毛线这头那头的忙乎着,这一来,就没什么闲工夫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