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断代 > 正文 第71页
导,未料这几年他重拾创作;而且迭获好评。看强生的作品我每每觉得不安,倒不是内容有多少耸动之处,而是叙述者的姿态如此阴郁苍凉,和印象中那个年轻的、仿佛不识愁滋味的大学生判若两人。我不禁关心起来:这些年,他过得好么?
    在新作中他对自己成长的世代频频致意,不禁让我心有戚戚焉。想起他大学英文作文写的就是,而且内容悲伤,以致我十分不解。我们的师生关系是一回事,但显然有另一个作为家的强生,这些年经过了更多我所不知道的生命历练。虚构与真实永远难以厘清。他的,还有他更贴近自己生活的散文,我似乎正在重新认识——想象——一个作家的前世今生。
    也许这正是文学迷人之处吧。强生的新作定名为《断代》,似乎呼应了我们的今昔之感。曾经的少年已经是中年,谁又没有难言的往事?唯有文字见证着一路走来的欢乐与悲伤。谨缀数语,聊记三十年师生缘分。祝福强生。
    ?《夜行之子》(台北:联合文学,二〇一〇),页九三。——原注
    ②?“拟仿”(mimicry)当然出自霍米·巴巴(Homi Bhabha)后殖民论述的批判词汇。——原注
    ③?郭强生:《夜行之子》,初版,台北,联合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