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是恨不得马上去将土地里的玉米都铲平,改种桑苗。
在这个年代,在这样的喀斯特地貌贫瘠山区,一年收入20多万,那几乎可以说是天文数字啊!
要知道,这年头,这地方,万元户都是稀有动物。
回到石窠村,已经是傍晚时分,张大蛮吹着口哨,径直走去王铁牛家里,远远看见王铁牛在忙碌着,在家的附近采摘桑叶。
由于张大蛮时间安排极为合理,几乎是第一批蚕茧出售,第二批蚕就快进入大蚕期了,养蚕是技术活儿,也是与时间赛跑的活儿。
谁能精准把握蚕的孵化生长周期,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谁就能多批量生产,那就是效益。
“铁牛!”
张大蛮站在桑苗地边缘,挥着手,叫喊了一声王铁牛。
王铁牛一听见张大蛮的叫喊声,那是忙不迭地从桑苗地里奔跑出来,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侵染,桑苗已经长得齐腰高了。
他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珠,一边嘿嘿憨然笑着道:“大蛮,你卖蚕茧回来了?怎么样?一切顺利吗?蚕茧都卖出去了吗?”
张大蛮心里真是想笑,这憨货,我张大蛮是谁,还真以为是前世那石窠村第一软蛋?什么事都办不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