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穷苦出生的少年不同之处在于,冷君的颠沛流离,似乎更多一点。
其母早逝,其父在冷君六岁当年,续弦了一位带着女儿嫁过来的女人,从那以后,冷君就成了后娘养的孩子。
只要继母稍微在冷君父亲那里美言一二,冷君便会不出意外的,被吊起来毒打一顿,或者说,五脏庙没有供奉之物。
冷君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有一年冬季,同样是鹅毛大雪,同样是年关将近,冷君也不知哪里冒犯了继母,被父亲手拿锄头棒,从家中撵了出来。
那一次,冷君身上只有单薄的衣物遮住羞丑,大雪淹没至膝盖,冷君脚上却没有一双鞋。
好在一点,没有落下病根子,兴许已经落下了,等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家里,还有一个最为疼爱冷君的奶奶,美中不足的是,父亲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也忘记了自己的儿子,奶奶和父亲素来不睦,一个人操持着一片庄稼地,艰难的和冷君相依为命。
便是如此,奶奶制止父亲殴打冷君的时候,也会被冷君的父亲毫不留情的拨开。
幼年的村庄生活,大致就是那样了,同龄人觉得冷君是异类,看不起冷君,村里的街坊们,也都觉得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