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猷这一著名抗倭将领,朱平安在现代也是多有了解的,相对于同样闻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算是命途多舛、不甚得志的了。
究其原因,刨除性格、情商等等,严党碾压算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了。
比如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这一个例子在江浙、福建一带传的很广,朱平安知之甚详。三年前,俞大猷担任福建备倭都指挥。这一年,安南入侵,也就是我国南边的某个不太听话的小兄弟的前前前前前身。此前,安南国君莫福海去世,其子莫宏瀷尚幼,大臣阮敬意图拥立他的女婿莫敬典,另一大臣范子仪意图拥立其党羽莫正中,两方相互仇杀。莫正中兵败,带百余人投靠明朝,范子仪率残兵败卒逃往海东。也就是这一年,范子仪慌称莫宏瀷身死,来迎莫正中回安南即位国王,趁机侵略钦州、廉州,扰乱大明边境。俞大猷奉命率兵讨伐。当俞大猷率前军迅速抵达廉州时,范子仪正急攻廉州城,而俞大猷的主要兵力——水军还尚未抵达。不过,俞大猷不慌不忙,大张旗鼓的派人前往范子仪处,声称朝廷已经调大军前来,劝降范子仪。范子仪被俞大猷唬住了,以为朝廷大军真的来了,急忙率军撤走。但不久之后,俞大猷水军就已经到达。后来范子仪得知实情,气的几乎吐血,错失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