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是鸿门宴,朱平安默默的窗外,心塞,尼玛这虽然不是鸿门宴,却也不是什么好宴!
“我乃吏部文选清吏郎中司尚大志,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二甲进士出身,对于殿试不可谓熟却也自由几分心得。”坐在朱平安不远处的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看着朱平安开口道,此人正是吏部文选清吏郎中司尚大志。
“见过尚大人,敢请赐教。”朱平安拱手道。
“赐教谈不上,交流心得而已。”尚大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便开始说了起来,“殿试者廷前奏对也,殿试所考者时务策一道,欲得殿试,需知圣上心意。”
说到这,尚大志放下茶杯,意味深远的看着朱平安,暂且闭口不往下谈。
直到朱平安一脸“热络”的“配合”拱手相请,他才继续开口:
“嘉靖六年,圣上曾说过‘科场文字务要平实典雅,不许浮华险怪以坏文体,试录只依士子本文稍加润色’ 。子厚可要深知此言啊,圣上所喜者,纯正典雅,诚恳敦厚之文。花团锦簇,浮华尚丽之文,只得一时之巧,昙花一现,非长久之计。”
对于尚大志的话,朱平安仅仅是听听而已,对于嘉靖帝此人,朱平安占有历史的优势,可以说比大明朝百分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