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接纳治地内的流民盗贼,为他们提供帮助,原地安置。”
熊槐话音还未落下,鄢陵君急忙起身,拱手行礼道:“大王仁义,心怀百姓,臣感同身受。但是,各地的盗贼,除了因为战事而背井离乡的百姓外,更有穷凶极恶的暴虐之徒。若是不加甄别,全都进行安置,这不就是让小人混入其中,败坏地方风气吗?”
鄢陵君话音一落,另一个大臣附和道:“大王,鄢陵君所言极是,不仅不加甄别的安置盗贼不妥。而且,两年期限也太长了,臣以为,一月时间,足以让那些流亡在外的百姓安顿下来。”
“大王,臣附议,一月时间足以···”
就大臣议论之际,屈原站了出来,大声反驳道:“诸公此言差矣,百姓因躲避刀兵而逃亡,隐居于深山,消息传递困难,常年数月才会出来打探消息。一月时间,如何才能让逃亡的百姓从深山中出来。”
说着,屈原行礼道:“大王,依臣之见,要想取信于民,让百姓相信国家真的在安置民众,必得长时间施行此法才是。
否则,时间太短,等其他人得到消息,政令期限已过,这无疑是失信于民。”
此时,熊槐看着屈原与鄢陵君的争论,心中对二人的目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