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逃得过宋权的眼睛?某种意义上,古董这行当堪称是世界上淘汰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因为这一行里,从来就不缺骗子,但是从来不缺暴发户。
那个比较胖的年轻人——应该叫任健的——虽然满脸带笑,将自己脸上的情绪隐藏起来,但是眉宇深处的紧张却不自觉的从肢体语言上透露出来。另外一个,应该叫陆五的(这名字不多见,所以很容易记)看上去情况稍好,不过那没什么用,因为同伴的情绪本身就泄露了他的焦虑。
不过他们紧张的情绪只是换来宋权的一笑罢了。
宋权可是在这一行多年,对于这种紧张情绪的来历,那是不用说也知道。毕竟只是两个毛头小子,不懂这行的规矩——只要这东西不是偷的抢的,不会惹上警察,其实没人关心货从哪里来(说句不客气的话,哪怕是偷的抢的,只要把价格讲下来了,也照样有人肯收)。何必关心呢。在现代的中国,古董的货源无非两个,要么就是败家子——将祖先辛苦收藏的宝物拿出来卖;要么就是倒斗的——摸金校尉之类的人物。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天上掉馅饼偶然遇到一个古墓什么的。但在私人收藏界来说,来源方面并不是收藏者关心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这玩意到底是真是假。
两人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