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告辞离开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他在对方家里东拉西扯,用大量的多余废话掩盖了自己核心的问题(或者说尽可能的掩盖了)。和宋权讨论到后面的时候,甚至说到了一种最麻烦的古董——古代伪造的赝品。
其实假造古董的事情,虽然说现代比古代更加猖獗,但是哪怕是古代,这种事情也从来不曾断绝过。按照宋权的说法,历数中国历史上造假,共有四个高潮期,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宋代,以伪造商周青铜器为主;第二次高潮是清乾隆时期,以伪造名人字画为主。据说乾隆性喜收藏名人字画,在有他题字的大内宫藏中,就有不少是伪品;第三次清末民初,之前说过的张大千老先生年青时为了糊口,就曾是很著名的赝品大师,伪作了不少的前朝字画。当然最厉害的一次,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开始的作伪风潮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倒也罢了,但是那些宋元明清制造的赝品,随着时间推移,赝品本身也变成了古董。这就给鉴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知道,哪怕现在,鉴赏手段也是以人为主,要以鉴定师本人的渊源学识为根底,凭借丰富的经验,作为判断。科技手段只是辅助。但是面临这些“真?赝品”,鉴赏师折戟沉沙的例子却数不胜数。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