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体、瘦金体等等。
这些书法字体为文字石的解读与赏析提供了厚重的人文历史环境。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对文字石的赏析中,仅看石纹石型是否像字是远远不够的。
一方文字石的品味,更要从书法的角度来审视:其线条或造型是否有笔力运动之美,其结字是否有虚实构筑之美,其布白是否有整体和谐之美。
以书法艺术家的眼光来欣赏文字石,那怕一点一横也能给人以更多的美的享受。
彭先生打出一方只有一个点的石头图片,他命名为“羲之遗墨”,这一点极富王羲之书法潇洒俊逸之神韵,有人点评为“凝墨金亮,力透千古”。
一个简单的点,彭先生就能看出它的神韵,可见自身的书法肯定不差,九龙越听,面色越凝重起来,一个文字石就这样复杂,要彻底搞懂文字石,真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九龙在这边思考,彭先生又把话题引到文字石与图形上去了。
世界文字的发源,都是由象形符号开始,但独有汉字没有像其他文字那样最终演变成了拼音文字。
《说文解字》上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象形声相益,即谓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