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用他许心素直接出面,只需福建军方适当配合就行。
既然大的方向已经议定,石迪文也就不着急了,倒是许裕拙不想耽搁时间,当着石迪文的面修书一封,然后叫人立刻送回漳州。许裕拙认为石迪文到了澎湖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转道漳州,显然是海汉对于此事的态度比较急切,石迪文不说,但他不能装作不懂。
从中左所至漳州城的水路不到百里,许裕拙这边派出的信使乘船出,第二天拂晓时分便赶到了漳州城外的码头。下船之后丝毫没有耽搁,直接用令牌调用了码头上的专门用于紧急事务的马车。到了城门前无需查验,城门的守军见车就打开城门放行。许心素一早起来到院子里健身的时候,信使便将许裕拙的书信送到了。
“海汉人终于按捺不住了啊!”许心素回到书房看完这封书信,心情一时大好。
作为一名官员,许心素再要升就只能往京城里去了,而他并不打算放手福建这边的事业,去兵部里当个泥塑菩萨,所以最近一年中兵部有人传信下来征求他的意见,他都推说身体不适应北方气候,不愿调职去北方。毕竟在福建这边他可以做到言出法随,每年通过各种贸易进账的银子数以百万计,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实现,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