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切,只好找杨孙氏帮忙,劝回了那对小冤家,又送上五十匹马和上百头牛为嫁妆,让这小两口子在这鶄泽安了家。
杨孙氏也觉得脸上有光,也送了钱五万、布帛十匹和织机两台作为贺礼。
而这种事情,绝非孤例。
在如今的漠南,甚至可以说非常常见。
有些牧民,因为对汉室感激非常。
甚至以将自己的妻子,送到汉人床榻上,生一个有汉朝血统的孩子为荣的事情。
相比之下,嫁女儿、姊妹给汉人为妻妾。
漠南各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以为是光荣和荣幸。
如今的草原,中上层的人,都在想方设法的嫁女儿给汉室官吏、军官。
而依靠着毛纺业富裕起来的牧民,攀附不上汉官、汉军,就将主意打到了来往的商人、游侠身上。
靠着婚姻与女人,仅仅在这鶄泽,以杨孙氏所知,便有数百名来自郡国的年轻人,在这里安家了(这还未包括杨孙氏的家臣和扈从)。
而且,随着时间流逝,更多的人,在不断来到草原。
就像现在眼前所见的这些妇人,其实,都只是些十五六岁,稚气未脱的归宁女子。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