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廷尉卿诸吏、执金吾诸有司、御史大夫麾下的御史们。
第二,法家的人!
獬豸冠是很好辨认的。
这种冠帽高五寸,以纚为展筒,以铁柱为卷,方方正正,很好辨认。
因是楚庄王所发明,所以獬豸冠又号楚冠。
当年,叔孙通见高帝,因服儒服,着儒冠,高帝不喜,于是改传楚服,戴楚冠,高帝方才转怒为喜,愿意听他说话。
当时叔孙通所戴的楚冠,就是獬豸冠。
毫无疑问,这个贵公子必定不是什么廷尉官吏、执金吾下属或者御史什么的。
那么,他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法家士子!
这可是颇为稀奇了啊!
当世,法家虽然依旧兴盛,在张汤举起了‘春秋决狱’的旗号后,儒法合作颇为顺利。
儒皮法骨的事业更是进行的如火如荼。
荀子当年,所设想的儒法合流,终于在汉室变成了现实。
只是……
现下的法家士子、大臣,皆出身于中下层。
大部分都是佐吏之后,胥吏之子。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可能去学什么法家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