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就能蹭蹭蹭的向上涨。
然后说不定就能顺理成章的让天子和朝堂诸公知道——毛诗传人延年公子已至关中,其才学无双。
说不定有机会可以面圣,甚至于接近太子、长孙。
可哪成想,半个时辰之后,风云突变。
一个年纪比他还小的年轻人,只是来到太学,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就抢走了他的全部风头!
他今天的全部努力和心血,随着他的到来,付之东流水。
在董越代父收徒的这个大事的洪流中,没有什么人会来关注他的这些小小作为。
更可怕的是——这个人还是毛诗弃徒!
毛诗学派弃之以为蔽履,而公羊学派却重之,当成了宝。
若此子未来没有什么成就也就罢了。
一旦有所成就,毛诗学派和他的老师的脸,恐怕就要被抽肿。
天下人都会说:贯长卿有眼无珠,见贤不能纳。
“老师命我入关,乃是为了此子……”延年公子在心里想着:“若此子成为董仲舒再传弟子,老师名声恐怕要受污,毛诗发展也要遇到挫折!”
这样想着,他就硬着头皮站起身来,走出集贤馆的帷幕,来到门口,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