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天子再年轻二十岁,做事绝不会如现在一般拖泥带水,拖拖拉拉明知道杨国忠与哥舒翰两个人积怨甚深,还要强行将他们一同塞入宰相政事堂
    若是太平光景也就摆了,弄一些异论相搅的的平衡之术可现在是外有强敌作乱,大唐江山已经岌岌可危,若是不能上下一致,还如何指望唐军能够一举平定叛乱呢?
    非常之时,就该用非常执法,既然已经下决心重用哥舒翰,以哥舒翰统管群臣以及天下兵马,就该罢了杨国忠的相位,使之不能掣肘,也是哥舒翰无内顾之忧,专心对付外敌
    但就实而言,韦见素也不看好哥舒翰哥舒翰做统兵将帅自是绰绰有余,可让他做总领国政的宰相,却还是稍有不足他缓缓走着,心里常常叹息,现在就是少了太宗朝那般可以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非但如此,就连开元年间,宋景、姚崇这般干才,也寥寥无几
    说白了,还不是天子晚年只顾享乐,不再重视人才,提拔的屡屡都是些阿谀谄媚,毫无真材实料之辈,以至于国难当头,连一个可以挑起大唐重梁的人都找不出来,以至于不得不启用哥舒翰这等中过风的病废之人
    但是,以上这些韦见素从来只会在心里想上一想,却从不会多说出一句话一个字须知祸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