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起了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出于对秦晋其人本鞥厌恶,连带着对请杀边令诚的上书都有了抵触情绪。
因而,李隆基竟鬼使神差的将请杀边令诚的上书放到常朝上讨论。他的的打算是,如果百官们否定占了大多数,便就坡下驴,换个处置的法子。至于何时处置,处以何种刑罚,则又另当别论了。
谁知第一个赞同杀掉边令诚的,就是观军容使鱼朝恩,由于此人身负定乱之功,被特许参与常朝旁听。虽然只是允许鱼朝恩旁听,可鱼朝恩究竟不会满足与只带着耳朵,遇到不和心思的一些问题,也抢着发声。
而满朝上下,从天子到最低级的官吏,竟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质疑。
由此不过数日功夫,鱼朝恩竟对这种程度的“旁听”习以为常了。
“圣人,奴婢亦认为,边令诚玩忽职守,致使逃民造反,罪当不赦。”
百官上下一片哗然,在司礼宦官的吆喝下才渐渐恢复了平静,但交头接耳的情况仍旧难以杜绝。
鱼朝恩的话才只说了一半,见百官们逐渐安静下来,又继续说道:
“未必极刑,念在其有功朝廷的份上,枭首便足矣!”
从千刀万剐到枭首示众,表面看鱼朝恩是在为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