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臣杨国忠……”
“臣魏方进……”
“…拜见皇帝陛下无恙!”
两人异口同声,郑重大礼。
李隆基示意二人入座之后,开门见山的就提出了几日的议题。
“魏卿建言,朕深以为然,只是另立官署,却不是小事,不知魏卿可有具体的章程?”
魏方进向李隆基的上书中仅罗列出了大致的方向,真正的细则却只能详加商议才能定夺。
对此,魏方进似乎早有准备一般,竟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奏章,恭敬的双手奉上。
“臣侧夜筹划,所有建议细则全在其中!”
李隆基当即大喜,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又赞魏方进尽心国事,侍立在侧的宦官将魏方进捧着的奏章接了过去,又放在了天子的御案之上。
李隆基满面笑容,也不急着去看魏方进上书中细则,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杨国忠。
“杨卿可有建议?”
杨国忠和魏方进早有妥协,自然连声赞同,又免不了对李隆基称颂圣明。
李隆基年老,精神不济,具体的事务细节,他不愿过问,唯一要掌握在手的,就是战时行辕的观察使,必须出自宫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