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不可靠性一点,就足以把火器带来的优势损耗殆尽。
所以,秦晋即便在军中推行了火器可也多是石砲、霹雳炮这种武器,却没有大规模的普及。
现在清虚子的一番话,却给他提了个醒。即便暂时不在军中普及,可研制和推广的前的准备却不能不做。
“竹竿这种东西取材虽然方便,但可靠性太差,不妨考虑以铜铁取代!”
事实上,早期的火器的确有用竹子作为原料的,但经过数百年的演化最终被金属所取代,就说明这是一种必然性。因此,秦晋只是将这种必然性以建议的形式告知了清虚子,至于如何实现,那就是清虚子的分内之事了。
岂料清虚子连连摇头。
“大夫这个建议看着不错,实际上却根本难以实现,铜铁固然好,可做成竹竿粗细的筒子,则难上加难啊。”
闻言,秦晋先是一愣,继而又笑着说道:
“竹竿粗细的难,大树粗细的就容易了吧!”
“大树粗细?”
清虚子直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听错了。
“正是!”
“如此一来,单单一件恐怕就得有数百斤重,如何,如何携带啊?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