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他的这个请求,朝廷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如果相公是担心没有时间做事,那大可不必,秦某已经上书朝廷,请准相公留下来,处置洛阳民政!”
这个结果超出了房琯的预料,他万万没想到,秦晋竟然肯为了自己担风险。秦晋这么做确实要有承担的,房琯毕竟是败军丧师的宰相,如果当真追究起来,算处死也不为过,当今世上又有几个人肯于为此而替他承担呢?
“秦大夫……老夫何德何能……请受老夫一拜……”
秦晋赶忙双手将其扶住,正声道:
“相公不必谢我,之所以让大夫留下来,乃是为了洛阳百姓。”
这么说只是能够摆在明面上说辞,真正的原因却是除了房琯以外,没有任何人再合适处置洛阳的战后事宜,如果没有一个安稳的后方,神武军进攻河北随时有可能陷入后院着火的危机。
唐时的河北有“半天下”之称,人口繁盛,粮食充裕,更有燕赵彪悍好战之风,绝不容许小觑。
房琯的做法虽然急功近利,但秦晋也可以充分的理解,关键在于两人之间必须达成共识,改变这种有些极端的做法。
房琯以袖子拭泪,继而又主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