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显礼叹了口气,秦晋说的没错,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无法再退,要么大获全胜,要么大败亏输!
可他们身边只剩下了不到千人的战兵,而且还人人带伤,还能撑多久也是个未知数啊!
只见秦晋手中的陌刀也都卷了刃,在郑显礼的印象里,秦晋一直是个运筹帷幄式的的儒将,谁又能想到在关键时刻,竟也如此勇武。
说起来,他还真是敬服封大夫的眼光,记得当初在新安城时,封常清便十分笃定的说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乃是个允文允武的不世出之才。
直到神武军掌控了朝政,郑显礼都只认为秦晋是个善于帷幄定计的主帅,现在来看,还真应了封常清的判断,竟真的能提刀上阵,于尸山血海中搏杀拼命。
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俗话说刀箭无眼,如果稍有差池闪失,就算秦晋手握重权,生命也同样是脆弱的。
要怪只能怪秦晋过低的估计了大食人的实力,而将为数不少的兵力留在了吐火罗和印度!
印度这个名字虽然有些奇怪,但神武军将天竺之地的诸多小国征服整合之后,便执意改称其为印度,他也就跟着这么叫了。
“郑兄弟,你我今日在此同死,岂非人生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