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一月七日,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正府宣布,一本是一个“不友好”的国家,所以先减少对一本出口石油的百分之五。
一本当即被这一棒子打蒙了,因为它的经济在现阶段属于典型的石油密集型,即使出高价到处补充石油来源,比如高弦在文莱的油田,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到了十一月二十二日,挺不住的一本,发表声明以色列应该退出一九六七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占领的所有领土云云。
又过了一个多月的样子,一本凭借这个“投名状”,才被认为是一个阿拉伯友好国家,自然也有油了。
西欧一些国家,也有类似一本的经历,在石油武器面前,开始试图和米国的中东地区外交政策划清界限。
其实,这也就是阿拉伯产油国之外的其它国家油田,还没有崛起,石油武器才能这么好用,软柿子一捏一个准。
相比于诸如此类的正治层面影响,高弦肯定更关注石油禁运结束后,经济在石油危机余威下的走向。
参加三边委员会会议活动的过程中,高弦领悟到了不少极具价值的确切情报,堪称每一个都是机遇。
比如,这场全球石油危机,让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石油储备之类的概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