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攥成一团,干脆利落地抛开。
做完这一切,忽觉胸中滞涩豁然明朗,念头通达,忽然间福至心灵,提笔在草纸上写下几行字。
“有想是为祭,无想是为炼。”
“有想,时常拂拭道心,扫除杂念。无想,道心落于虚无,不沾杂念。此为祭炼道心。”
完成破题。
破题这句话一写下,李不琢顿悟一般,那些以前没有融会贯通的经义也突然想明白了,手中生花笔不停写下字句,行云流水,片刻就写下洋洋洒洒上千言。
写完后,李不琢一检查,发现文脉清晰,词句简练直白,朴实自然,已没必要再润色。
这时已到了黄昏,李不琢急忙铺开答卷,把文章誊抄上去。
用的仍是八分书,虽然所剩时间不多,写起来仍是不疾不徐,力求美观无错。
誊完文章,休息了半刻钟,主考台上余景山就敲响鸣钟,八位副考官与巡场官兵纷纷下场,收走答卷。
众考生纷纷离场,人头熙熙攘攘,有几人还在交流县试考题,李不琢又困又饿,闷头挤出考场,径直坐悬车回黎溪巷。
到了巷口,就见到扎双丫髻的女孩打着灯笼在桥头左顾右盼的,不时捏捏着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