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有需要就有市场,哪里都有聪明人。
这时候僻远地区用的都是纯人工劳力,山路不好走不了牛马车,板车和独轮车倒是将就可以走。
瑾俞给了木子足够的银钱带上,要定的石料也不仅仅是现在后宅这一点,前院两进还有旁边的作坊都少不了。
木子还是推上了自己家的独轮车,在后院喊了一嗓子,是柳叶村的帮工都一起走了。
二十几个人看着不少,等会回程的路上推车就觉得不够了。
大家分头行动,木子和大家去镇上拉石料回来,瑾俞自然是在家里忙活。
因为春耕刚刚过去,好多人家里也没有那么忙,知道瑾俞家在建房子,来串门的人就不少。
当然好些都是来送菜的,也不拘是什么东西,五斤米,两斤面粉,一蓝子青菜都是心意。
瑾俞开始还不想收,后来听瑾昌明说这也是风俗,村里不管哪家建房子,都会送。
就是村里来帮忙的男人,也不是全部都要算钱,按照规矩都会出四五天的免费劳力。
这些瑾俞还真的不懂,这些规矩都很有人情味,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
大家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瑾俞发现那些菜堆的都可以吃两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