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这下可真成了“猪肉”了。
当娘的黑心肠,当爹的也是烂心肝。两口子在卖女儿吃肉的主意上是一拍即合,当即就往外放风声,要“嫁女儿”哉。
说是嫁,但实际是卖,既然是卖,自然是价高者得。只要肯出钱,他们才不管接收女儿的是人是鬼。
村里人又不傻,一听这口风,再想想周老三两口子的人品,还有啥不明白的。
好么,就算是猪肉价钱么,这么一个十七岁活透透的大姑娘也是值铜钿咯。个么十乡八里的“媒婆”都出动哉,要分这块“猪肉”。
来打听的人家是络绎不绝,然而出的价钱都叫罗招娣和周连喜不满意。
她们虽然是清仓大甩卖,可也想多卖一点钞票。一百两百的,当他们傻啊。最起码么,也应该跟穷山沟的老光棍出的一样,六百块!
他们说要六百块,还真有一个媒婆应了。说是有一家男人刚死了老婆,想要娶个年轻点的当填房。人家也不要求是黄花大闺女,二婚头也好咯。个么周芙秀虽然不是大姑娘哉,可也总比二婚头强。所以,那个老男人肯出六百块,再加一百斤粮食。
不过丑话要说在前头,媒人做媒也不是白做咯。这桩事体要是成了,周老三一家要给